奏好“三部曲” 唱响最强音
习近平同冰岛总统约翰内松就中冰建交50周年互致贺电
李克强同冰岛总理雅各布斯多蒂尔互致贺电
新华社北京12月8日电国家主席习近平12月8日同冰岛总统约翰内松互致贺电,庆祝两国建交50周年。
习近平指出,中冰建交50年来,两国各领域务实合作取得积极成果,给两国人民带来福祉。我高度重视中冰关系发展,愿同你一道努力,以两国建交50周年为新起点,推动中冰关系在相互尊重、互利共赢基础上不断取得新进展,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约翰内松表示,冰中友谊深厚,双方在贸易、旅游、文化、教育、科研等诸多领域合作密切。希望双方保持对话沟通,共同努力构建两国繁荣、幸福、安全的未来。
同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同冰岛总理雅各布斯多蒂尔互致贺电。李克强说,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发展中冰关系,我愿与阁下共同努力,以两国建交50周年为契机,推动中冰关系和各领域务实合作取得更大发展。雅各布斯多蒂尔表示,冰中自贸协定的实施和双边贸易增长不仅促进了双方相互理解,也拉近了两国人民距离。北京冬奥会将为深化冰中关系提供新机遇。期待双方继续深化合作,开创两国更美好的未来。
合资合作:架起互利共赢“连心桥”
12月8日,是中国与冰岛建交50周年的日子。在半个世纪的友谊长河里,两国持续在多个领域开展交流合作,这其中,新星公司积极落实两国合作的重大举措,在地热能领域开发领域取得丰硕成果,成为国家间友好合作的典范。
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掠影
冰岛是位于北大西洋的岛国,不仅地热资源丰富,地热能开发利用技术也走在世界前列,为可再生能源占比最高的国家。早在本世纪初,冰岛就开始在全球寻求地热能开发利用合作伙伴,并将目光瞄向了地热资源丰富的中国陕西省咸阳市。
2005年5月,在时任冰岛总统格里姆松的见证下,中冰股东在京签署《关于合作开发利用咸阳地热资源协议书》。
2002年起,冰岛政府官员、相关企业、地热专家等先后多次来咸阳考察。同时,咸阳市积极回应,组团赴冰岛考察,推动“牵手成功”。2005年,中冰双方组织相关企业签署了《合作开发咸阳地热资源协议书》,拉开了中冰合作开发地热资源的序幕。
2006年12月3日,中冰合资陕西绿源地热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在咸阳正式成立,时任冰岛外交部长斯维里斯多蒂尔和时任咸阳市长千军昌共同揭牌。
2006年,新星公司与冰岛恩莱克斯公司(中国)成立合资公司——陕西绿源地热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后更名为中石化绿源地热能开发有限公司),中方占股51%,冰方占股49%。是当时也是迄今为止国内最大的中冰合资企业,得到了两国领导人的高度重视。
中石化绿源公司员工在地热站内巡检
立足陕西,逐渐向河北、山东、天津等地扩展,中石化绿源公司从初出茅庐的行业“小兵”,到成长为中国中深层地热开发规模最大的专业公司,成为新星公司不断扩大“中国石化新星地热”版图、擦亮“中国石化新星地热”品牌的一个缩影。
2009年,新星公司与雄县人民政府签订地热能开发利用战略合作协议,部署中石化绿源公司进驻雄县,开展地热开发业务,并打造了“政企合作、市场运行、统一开发、技术先进、环境保护、百姓受益”的“雄县模式”,将雄县建成全国首座地热供暖“无烟城”,被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列入全球推广项目名录。
2012年,新星公司陕西咸阳地热集中供暖项目通过联合国CDM注册,为全球范围内首个通过联合国CDM注册的地热集中供暖项目。
2012年4月20日-22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时任冰岛总理西于尔扎多蒂共同见证《中冰扩大地热资源开发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
进入新发展阶段,新星公司聚焦“标准领先、技术领先、应用领先、规模领先、效益领先、品牌领先”,积极打造以国家地热能中心、地热能标准化委员会、中冰地热合作中心和中国石化地热重点实验室为依托的“四个平台”,重点开展中国地热能发展战略规划、关键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和国际交流等工作。在为中国地热产业搭建高瑞技术引领平台的同时,推动自身在中低温地热直接利用方面走在了前列。
新星公司地热能开发利用“六大核心技术体系”
开发了地质勘探、地热钻井、梯级利用、尾水回灌、能源集成、智能监控“六大核心技术体系”,拥有梯级利用等50余项技术专利,发布实施了《地热能术语》等19项标准。
中冰地热学院举办地热培训项目揭牌仪式
成功承办了三届地热国际论坛,推动成立中冰地热学院,并作为联合国大学地热学院中国分校组织了首期培训,不断推进地热产业产学研融合。
地热供暖“无烟城”雄县掠影
相继在河北、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地建成10座地热供暖“无烟城”,累计建成地热供暖能力8000万平方米,年可替代标煤18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52万吨,可满足百万余户居民清洁用暖需求。
混改驱动:为“地热+”注入新动能
向改革要动力,以改革激活力。新星公司坚决拥护改革、支持改革、投身改革,按照中央关于“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世界一流企业”的指示精神,稳步推进地热业务板块重组引资上市工作。
2017年5月,新星公司地热业务板块被纳入国家第三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单位,按照“业务重组、引资混改、挂牌上市”三步走,以“地热+”为方向,打造“世界品牌、中国第一”的地热标杆企业。
2019年7月,新星公司与冰岛极地绿源公司签署地热业务资产重组协议,以中冰合资公司为主体,启动并完成了混改第一步“业务重组”工作。
2019年10月18日,新星公司在河北雄安新区召开地热业务重组暨混改公司成立大会。
2019年10月18日,新星公司地热业务重组暨混改公司成立大会在雄安新区举行,标志着新星公司地热业务板块混改工作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混改后的中石化绿源公司,中方占股53.8%,冰方占股46.2%。目前,双方股东正按时间节点,积极组织实施,全力推进“引资混改”和“挂牌上市”两步工作。
中石化绿源公司雄安新区雄县人才家园换热站内景
地热业务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新星公司坚决落实党中央关于深化国企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切实建立灵活高效的市场化运营机制的具体体现,将有力推动地热规模化发展和产业升级,建立更加符合市场化要求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推进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激发企业活力、提升竞争实力、增强盈利能力,为“地热+”绿色清洁能源产业注入新动能。
2018年混合所有制改革以来,中石化绿源公司收入增幅达153.72%,效益增幅达到245.7%,地热供能能力增加2079万平米,有效发挥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在推动规模化、有效益发展上的示范作用。
特色党建: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新星公司把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作为提升一切工作的根本和保障,探索在中外合资企业中深化党的建设,围绕党建引领“领什么”“怎么领”作文章,推动做强做优做大地热产业。
中石化绿源公司组织党员前往西柏坡开展红色教育
坚持党的领导,推动党建入章,明确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落实董事长、党委书记“一肩挑”领导体制,吸收冰方代表中的党员进入中石化绿源公司党委班子,形成“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大融合的生动局面。
创新党建工作方法,充分发挥党委“把、管、促”作用,指导中石化绿源公司形成“抓领导班子建设,融入企业重大决策;抓人才队伍建设,融入企业发展战略;抓基层组织建设,融入生产经营;抓内外宣传,融入市场开拓战略;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融入生产经营全过程的“五抓五融”工作法,中石化绿源公司所属河北公司党支部被命名为集团公司“基层党支部建设示范点”。
中石化绿源公司组织开展地热专业技能大赛
2020年,中石化绿源公司攻坚创效完成目标任务的241%。截至目前,该公司地热开发区域已扩展至京、津、冀、陕、鲁、晋等省(市),供暖能力达到5000余万平方米,约占全国中深层地热供暖能力的30%左右,有力促进了新星地热业务的高质量发展。
2021-2022供暖季,新星公司克服寒潮、疫情等不利因素,在全国投运地热站749座,同比增加12.6%;提前启动河北、陕西、山东地区地热供暖服务,在北方地区地热供暖面积达6800万平米,同比增长18.2%;覆盖居民家庭超80万户,同比增长19.8%。
2021年10月27日,2023世界地热大会进入北京时间。
伴随着首次在中国举办,由中国石化承办的地热界“奥林匹克”盛会—2023年世界地热大会进入北京时间,新星公司将加快步伐、乘势而上,锚定建设“中国石化绿色能源示范企业”目标,为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贡献新星力量。
来源:中国石化新星石油微信公众号